工业污染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工业污染不仅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工业污染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造纸、化工、钢铁、电力、食品、采掘、纺织等7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总量的4/5。造纸和食品业的有机污染物排放量占有机污染物排放总量的2/3,有色冶金业的重金属排放量占重金属排放总量的近1/2。
工业污染主要包括5方面: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
一、工业污染的危害
⒈ 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水、气、渣等有害废物,会严重地破坏农业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
⒉ 工业“三废”对工业生产本身的危害也很严重,有毒的污染物质会腐蚀管道,损坏设备,影响厂房等的使用寿命;
⒊ 公害泛滥,直接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⒋ 有些污染不容易发现,发现以后造成的危害已经很严重。
二、大气污染
工业废气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这些废气有: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硫酸(雾)、铅、汞氧化物、烟尘及生产性粉尘,这些物质排入大气,会污染空气。通过不同的途径经呼吸道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危害,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支气管瘤等。
如果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很高,又遇上无风多雾的天气,污染物不易散开,则会引起很多人发病,这就是急性中毒。
如果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很低,这些低浓度的污染物长期持续地进入人体,会使人很长时间以后表现出疾病症状,这就是慢性中毒。慢性中毒由于潜伏期长不易被人所发现,因此危害更严重。
大气污染还会致癌。主要有3,4—苯并芘和含Pb的化合物。尤其是3,4—苯并芘引起肺癌的作用最强烈。在燃烧的煤炭、行驶的汽车和香烟的烟雾中都含有很多的3,4—苯并芘。
防治措施
⑴ 合理布局工业
工厂不宜过分集中,以减少一个地区内污染物的排放量。
⑵ 区域采暖和集中供热
用设立在郊外的几个大的、具有高效率除尘设备的热电厂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以消除煤烟。
⑶ 减少交通废气的污染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汽油的燃烧质量,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烧,使用新能源汽车。
⑷ 改变燃料构成
实行燃煤向燃气转化,同时加紧研究和开辟其它新的能源,如太阳能、氢燃料、地热资源等。
⑸ 绿化造林
茂密的丛林能降低风速,使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能吸附大量飘尘。
三、水污染
水利部门对全国10万公里河流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90%以上的城市水污染严重。水体中的Hg经微生物的作用,能够转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会使藻类植物改变颜色、海鱼大量死亡。甲基汞富集在鱼、虾体内,人若长期食用了这些食物就会危害中枢神经系统,有运动失调,痉挛、麻痹、语言和听力发生障碍等症状,甚至死亡。不仅仅是Hg,其他大部分重金属如Pb、Cr等也一样会危害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防治措施
⑴ 坚持有法必依
尤其要做到“三同时”和限期治理。对于水污染控制,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一是坚持污染防治设施与生产企业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同时”。只要真正坚持了“三同时”,许多污染物就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也就做到了预防为主。
二是对原有污染进行治理,对于污染严重的,要依法限期治理,对限期治理不达标或拒不进行治理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关闭。
⑵ 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两个方面。清洁生产是国内外二十多年环境保护工作经验的总结,它着眼于全过程的控制,具有环境和经济双重效益。
⑶ 坚持分散治理和集中控制相结合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污染源,如家庭污染源的污染物种类基本相同,有些污染源的污染物种类又有很大区别,如造纸废水和电镀废水就大不一样。对家庭这样的污染源应该采取集中治理的方法解决污染问题;而对于那些有特殊污染物的污染源,则必须采取分散治理的方法。当然,有些污染源,如造纸废水,如果几家造纸厂相距不远,就可以联合投资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实施由分散治理到相对集中治理。
⑷ 提高废水处理技术水平
工业废水处理向设备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广泛发展起来的气浮、高梯度电磁过滤、臭氧氧化、离子交换等技术,都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
⑸ 大力提倡节约用水
厂矿企业要不断提高节水意识,积极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设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千方百计节约水资源,水的消耗减少了,废水、污水自然减少了,废水、污水处理也就相对容易一些。